微信
微信 華圖教育
微信號:huatuv
+ 關注

地方公務員考試

您當前位置:公務員考試網(wǎng) > 招考 > 時政熱點 > 2020年江西省公務員考試時政熱點:關于校園欺凌

2020年江西省公務員考試時政熱點:關于校園欺凌

2020-02-26 13:36:21 公務員考試網(wǎng) 華圖教育微信公眾號 華圖在線app下載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 資料分析題型
  • 資料分析公式
  • 數(shù)資易錯點
  • 數(shù)量關系公式
  • 常識百年黨史
  • 全年時政熱點

*資料包涵蓋但不限于以上內(nèi)容

掃碼領福利

保存小程序碼至
手機進行掃碼

6月18日,一篇名為“山西祁縣職中校園暴力”的長文引發(fā)關注,文章內(nèi)容顯示,一名祁縣職中的學生從2018年10月8日起至2019年5月7日,累計211天,被李某某等人用燃著的煙頭燙手和燒胡須、用水從頭澆濕、棍棒毆打。

受害學生向班主任呂某反映情況后,他又遭到加害者的報復打擊。今年5月8日,該學生身上多處燙傷、咽部受傷住院治療。后經(jīng)醫(yī)生診斷,發(fā)現(xiàn)頭部鬢發(fā)兩邊有腫塊,患有中度抑郁和焦慮。

(181字)

材料摘編自: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6941415482892803&wfr=spider&for=pc.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職校生遭校園霸凌211天患上抑郁癥,官方回應:校長等多人被問責,有刪減。

深度解讀

針對近年來越發(fā)嚴重的校園欺凌事件,有關部門陸續(xù)出臺政策制度,但法律政策缺位致使校園欺凌現(xiàn)象并未得到抑制。從現(xiàn)行法律制度來看,諸如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犯罪法及義務教育法從不同角度架構了未成年人保護機制,但并未明確界定校園欺凌。

一直以來,懲治不足是之類校園欺凌軟肋。諸如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義務教法等相關立法從不同角度架構其未成年人保護機制,但對于校園欺凌認定標準不清及缺乏可操作性,也讓司法機關對加害者懲處有心無力。從現(xiàn)實情況來看,相關部門對校園欺凌施暴加害者懲處多以行政處罰方式開展,而年齡因素卻致使這類案件行政處罰流于形式,多數(shù)案件往往以和解、賠禮道歉、教育處分等形式結(jié)案。

在校園欺凌中,學校與監(jiān)護人責任不明也是減損校園欺凌治理功能的重要因素。盡管學校對于學生負有教育、管理職責和安全保障義務,但立法并未規(guī)定學校如何履行對校園欺凌施暴加害者相關責任。如果學校與家庭的教育引導不合理,致使成績不好或者長期得不到家庭關愛孩子成為學校欺凌中的“兩極”,施暴加害者在欺凌其他弱勢孩子過程中肯定自我,受害者也會因自身成績不好、身體缺點等因素而不敢向老師伸張正義或者告訴父母。

因此,對于校園欺凌構建長效治理機制要教懲結(jié)合。一方面相關部門對于校園欺凌施暴加害者要高舉懲治之斧,從而在社會上形成警示作用。單純的報警處置、在學生素質(zhì)評價手冊上做負面記錄及家長代為受過等舉措猶如隔靴撓癢,不能給施暴肇事者及其監(jiān)護人以心痛的感覺。筆者認為,對于校園欺凌施暴肇事者及其家長要給予足以讓對方感到心痛的懲處,但也不能進行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另一方面教育機構和學校也要加強對施暴者予以訓誡和教育。針對孩子有欺負其他同學的行為,我們要配合學校對其進行嚴厲教育,指出其行為的違法性及其相應后果;針對孩子受欺負,我們要多給他們關愛,鼓勵他們自信,并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幫助他們盡快走出心理陰影,融入學校正常生活。

此外,為了根治校園欺凌,社會還應成立專門的心理、家教等社會組織,積極與家庭開展溝通,協(xié)助、引導家長開展相關教育,從而形成事前預防、突發(fā)處置及善后救助教育的全方位的治理機制。

(884字)

觀點整理自:《謝軍:校園欺凌?要唱好教懲戲》

↓↓↓↓2022年省公務員考試筆試產(chǎn)品推薦↓↓↓↓
2022省考
成績查詢
2022省考
面試禮包
2022省考
面試峰會
2022面試
分數(shù)線

相關內(nèi)容推薦

(編輯:圖圖)
活動推薦
熱門課程
聯(lián)系方式

貼心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識別二維碼添加客服
關注我們:后臺留言
精品內(nèi)容搶先看,專業(yè)客服答疑

貼心微博客服

微信客服:識別二維碼添加客服
驗證信息:省考
有問題找圖圖,答疑解惑小幫手

圖書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

立即咨詢
華圖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務員的人都關注了我們!
立即關注

10萬+
閱讀量
150w+
粉絲
1000+
點贊數(shù)